本报记者 陈靖斌 广州报导
年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便是一座山。在疫情冲击下,关于广东中小企业而言,资金链问题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联合多个组织完结的《疫情下的中小经济康复状况——依据百万量级中小企业运营数据的剖析》研究陈述指出,测算成果显现,到2020年3月31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全体水平上会使得中小企业收入下降69.5%。而《吴晓波频道晓陈述》此前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现,本年1~2月份,全国有24.7万家企业关闭,其间广东就有逾3万家。
与此同时,《我国运营报》记者近期在广东调研中了解到,遭到疫情影响,订单削减并非是压死中小企业的终究一根稻草,给予中小企业丧命一击的则是企业的资金链窘境。尽管当地银行组织推出了“防疫贷”,但面临较高的告贷门槛,现实大将大都中小企业拒之门外。由此导致不少老板为了给职工发薪酬,归还供货商货款,被逼走上了高息民间假贷之路。
订单锐减 贱卖设备
从事将近十年包装批发职业的李宁(化名)无论怎么也没想到,2020年的开篇,过得如此折磨,绰绰有余的订单让他愁眉苦脸,坐在工作室里,李宁仍一向情不自禁地跺着脚,紧闭着眉头让他一天都在考虑怎么“活下去”。
“本年的局势最恶劣的当地是原本就推迟复工,现已损失惨重了,而复工半个月又遇到‘订单荒’,之前做的订单客户尽管给了部分定金但现在不拿货了,货品全堆在仓库里。国内无需求,国外又封城,假如再这样继续下去,咱们企业难有生路。”李宁运营着一家总投资3000万元的包装批发公司,还在广州一德路租了3家店肆作为展销途径,但疫情以来的冲击让他苦不堪言。
该公司担任外贸的司理小林(化名)告知记者,在国外还未爆发疫情的时分公司外贸事务还未遭到影响。正常一个月做纸袋需求订单15万到33万个,金额达5万到20万元左右,但自从国外爆发疫情以来,订单简直呈断崖式跌落。“现在需求量缩减到两三个月才10万个,原本正常的话一个月还能够成交100个客户,现在一个月10个客户都难以确保。”
一方面外贸批发订单断崖式跌落;另一方面国内商场也无需求,让李宁公司的运营状况更是落井下石。“现在商场彻底没人消费,我在一德路的三个商铺,正常的话每间一天销售额有5万元,现在每天销售额只要三五千元,仅仅往常销售额的十分之一。”
李宁坦言,十分之一的销售额连店租和厂租都给不起,现在只能牵强保持职工的薪酬。“职工薪酬一个月开销要60万元左右,而店肆和工厂租金每个月大约是25万元,现在已将近3个月交不起租金了。”
而为了缓解付出职工薪酬和归还供货商货款,李宁只能被逼封闭了一家店肆和贱卖设备。
“我有一台出产机器66万元买回来的,昨日卖的时分却只得到24万元。”李宁说,他贱卖设备取得的金钱立马还款给供货商,在相隔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他的账户资金仅剩3万余元。
而李宁至今还算走运,最起码公司还没有关闭。
依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联合多个组织完结的《疫情下的中小经济康复状况——依据百万量级中小企业运营数据的剖析》研究陈述指出,测算成果显现,到2020年3月31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在全体上会使得中小企业收入下降69.5%。《吴晓波频道晓陈述》此前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现,本年1~2月份,全国有24.7万家企业关闭,其间广东就有逾3万家。
“防疫贷”悖论
现实上,为了纾解中小企业的运营和资金压力,央行设立了3000亿元防疫专项贷,其间一半以上用于中小企业。
建设银职事务员李明(化名)此前曾向记者泄漏:“咱们从2月底就开端施行优惠方针了,推出了针对出产防疫物资的企业的战‘疫’贷,告贷利率一年期3.35%,三年期3.75%,比往常大约下降了0.5%,假如是要点企业则能够降到3.15%的均匀水平。”
但记者在造访时发现,低利率的“防疫贷”对广东的中小企业而言好像高不行攀。
“终究问下来其实防疫贷根本就借不了多少钱来‘解渴’。”李宁曾多番曲折联络民生银行、我国建设银行等银行,但要么是没有扶持方针,要么扶持方针“无济于事”。
“我需求100万元的资金亟待周转,找了民生银行问,事务员说没有扶持方针,依然是以典当告贷为主。”李宁说,而建设银行尽管推出了相关防疫贷,但详细告贷方针却是与企业交税金额挂钩,但问题是面临当时国家遍及对企业减税降费的大趋势,李宁的公司实践交税额度现已大不如前,由此其告贷额度与需求之间可谓沧海一粟。
据悉,2019年国家施行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重,要点下降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担负。在2019年底工信部举行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称,估计全年减税降费2.36万亿元,制造业及其相关环节在增值税减税规划中占比近70%,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约2500亿元。
据李宁供给的完税证明显现,2019年4月1日至12月31日,其所运营的企业在减免税收后,实践交税为44000余元,其间增值税也仅交纳了37000余元。“纳税额4万余元,防疫贷最多也只能贷到20多万元。”建设银行的事务员刘琳(化名)告知记者。而这与李宁的资金缺口仍有80万元的不小距离。
李宁也曾想过典当告贷,但他的房产此前现已被一次典当,假如再次做二次典当,实践取得的告贷额度更是能够忽略不计。
该企业的财务人员小刘(化名)表明,房产即便市值1000万元,假如二押告贷,最多也只能贷个60万元。“二押贷7成,还要扣减未还的告贷。假定你房产现在评价价1000万元,之前典当给A银行取得告贷800万元,现在欠A银行500万元未归还。现在找B银行评价,由于房价现在跌了,评价价是800万元,银行贷7成,即560万元,减去你欠A银行的500万元,最多能够给你放款60万元。”
浙商银行广州分行的事务员李玲(化名)也向记者坦言,为了保证银行本身的资金安全,削减坏账危险,银行的确会收严门槛挑选企业。“咱们防疫专项贷一般是给医药和出产防疫用品的企业供给告贷,对客户运营要求为至少两年运营正值有收入,且收入要能掩盖他归还利息的才能,疫情期间企业运营肯定会遭到影响,两三个月没收入也正常,但咱们会结合上一年以及从前正常状况下,核算他未来收入状况进行归纳评价,但未来比较长的时间内对餐饮、外贸等职业,放贷都会比较慎重一些。”
现实上,依据CHINA HRKEY研究中心发布的《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查询显现,我国中小企业均匀寿命仅2.5年。
“两年运营正值且有收入,这关于中小企业来说实在是太难了,这个条件还把一些存活不到两年的企业刨除在外,相当于彻底堵死了中小企业对银行告贷的这条路。”资深财税专家王海告知记者。
王海也点出了其间的中心原因,“一方面中小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没办法作参阅,究竟银行不是慈善组织,还有盈余要求;而另一方面银行也大大都是股份制银行,需求有成绩,假如银行拨备太高还会影响金融安稳性。”
现实上,从政府的相关数据来看,疫情专项贷普惠数量也的确“无济于事”。
依据《广州日报》报导显现,在疫情防控期间,广州市推动“银税互动”普惠利企,到3月24日,仅有1888户中小企业取得告贷,合计18.4亿元。
但广州市商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数据显现,到2019年12月底,广州市实有各类商场主体232.91万户,其间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数量分别为127.71万户、105.06万户。
高息举债
高不行攀的“防疫贷”让不少中小企业被逼走上了利息高额的民间假贷。
坐落广州市南沙区某企业司理刘璃(化名)告知记者,遭到疫情影响,老板亦不得不靠借钱来“续命”。
“往常正常的话,2月一个月的营业额至少有150万元左右,本年受疫情影响,营业额只要60多万元,根本上遭到‘腰斩’,而资料和工人本钱现已超越60万元,为此老板不得不借钱给职工发薪酬和买原资料。”刘璃说,“假如走正规银行告贷的话需求许多手续,也不必定契合条件。为了不拖欠薪酬和资料款,老板额定借了250万元,日息0.05%,假如没有这次疫情,这250万元彻底不必借。”
记者大略核算发现,若依照250万元的告贷日息0.05%来核算,年利率达18%,一年下来的利息需求还45万元。
而现实上,假如以年利率18%的资金本钱能在广东民间借到钱,现已算是可喜可贺,由于在当时,就连民间假贷也现已趋紧。
李宁向记者泄漏,为了筹措租金等费用,他将目光投向了民间假贷,但100万元的假贷额度至今毫无着落。
“由于疫情联系,本年无论是从银行告贷仍是从民间假贷,都太难了,我找了9家民贷公司告贷,根本上都没被批下来,而这些告贷均匀月利率现已到达2.5%至2.88%。”而没被批下来的原因,李宁表明最主要是卡在了国外封城的后续订单问题上。照此核算,月利率2.5%至2.88%的100万元告贷,李宁一年下来的利息要到达30万至34万元。
李宁供给的告贷公司反应的信息显现,该公司风控部分还需求进一步了解疫情期间,现在国外根本封城,客户预备怎么应对后续订单问题,“这个国外客户没有给出处理方案,现在根本上做不到生意了。”
广州某小额贷公司小龙(化名)坦言,疫情期间的民间放贷都收严了,“咱们会参阅公司近一年的运营状况,假如有才能担负得起新的告贷,那咱们就放贷,疫情期间的运营数据也会做参阅,有可能会由于疫情的运营状况告贷无法批下来。”
某小额贷公司司理回复李宁时表明,出于疫情影响的运营危险考虑,其他小额贷公司对中小企业一般也不敢放贷了。
王海表明,年利息18%,跟着商场订单萎缩,固定本钱也不下降,这关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不行接受之重,“这个利率很高了,小微企业大多赢利比较薄,外向型的企业赢利大多也比较低,利息年利率很高,而最近一家央企发债本钱是年利息2.67%。”
对此,王海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中小企业开展的国家部分或许和谐组织,要点处理这事,不然无解。
为中小企业“输血”
现实上,中心和当地也在相继细化出台中小企业扶持方针,拟进一步为中小企业“输血减负”。
4月3日,央行宣告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共开释约4000亿元长时间资金。4月7日,国务院金融委第二十五次会议,清晰着重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支撑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
财务部、人社部、央行日前也联合发布方针,加大创业担保告贷贴息力度,支撑要点集体创业。对契合条件的创业企业下降了告贷请求的门槛,而且清晰了进步告贷额度、下降利率水平、简化批阅流程等支撑方针,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开展。
广东省此前也印发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撑力度的若干方针措施》,拟从复工复产、融资途径以及运营本钱等多个方面协助中小企业缓解疫情的“后遗症”。
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脆弱性,跟着商场订单锐减,资金链危如累卵,广东不少中小企业老板依旧在折磨中企图挣扎转型。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就此表明,除了企业本身自救外,还需求从微观供需以及融资担保要求上加大力度。“要改进中小企业的资金链环境,必定要从微观供需两边发力,先要把全体经济和商场开展起来,为中小企业运营发明安稳需求,带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开展。”王海则指出疫情防控期间,应该经过财务或许类财务性质的担保,为中小企业融资供给相应的担保。“这个需求财务发力处理,终究需求全国之力消化吸收,中小企业很重要,保住中小企业便是稳工作的保证。”
王海说,防疫专项款应该加大透明度,不然简单出问题。“专项款应该透明化,有步骤地敞开数据,假如中小企业在疫情冲击下难以存活,再极端点的做法便是经过财务出钱为这些小微企业硬本钱买单,协助中小企业活下去。”
庞超然就此主张,一是应该留意中小企业供应链占款问题。中小企业一般处于商场弱势位置,话语权不高,从上游置办原辅资料要先垫支资金,对下流出售产品回款较慢。所以要首要鼓舞上下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削减对中小企业资金占用,促进中小企业现金有用循环。二是要针对中小企业方针做定时回访,了解方针使用过程中的反应状况,针对性地处理方针发挥作用存在的堵点和断点问题,更好发挥方针的积极作用。三是要处理好中小企业担保问题,下降金融组织对担保的要求,削减担保本钱,促进中小企业更好融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