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人朝思暮想的奥斯卡"小金人"终究值多少钱?作为电影业成果的至高认可,就名誉而言,它明显是无价的。但除掉荣光与浮华,奥斯卡的经济影响力也不容小觑。
先看一组来自WalletHub有关奥斯卡的风趣数字:
400美元:24k镀金奥斯卡小金人的什物价值。260万美元: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播映30秒广告的费用,比超级碗(Super Bowl)廉价了一半。1000万美元: 这是一位参与奥斯卡颁奖礼一线女星的打扮本钱。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 2014年的着装是奥斯卡历史上迄今为止最贵的,价值1810万美元。1500万美元: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均匀票房增加金额。20%:奥斯卡最佳男/女艺人鄙人一部电影中片酬的增加幅度。4400万美元:奥斯卡颁奖典礼的总花费。1亿美元+:好莱坞每年在奥斯卡颁奖季游说上的花费。1.28亿美元:美国广播公司ABC直播奥斯卡颁奖典礼的广告收入。1.3亿美元:奥斯卡每年为举办地洛杉矶带来的经济收益。
奥斯卡效应是一股不行忽视的力气,它很大程度上决议了哪些电影会被人们铭记。奥斯卡提名或奖项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含义。
关于影迷来说,奥斯卡是对影片的质量和观赏价值的认可;关于艺人、导演和编剧来说,奥斯卡代表着专业才能和成果,以及未来职业生涯中更多的时机;关于制片方来说,奥斯卡则意味着票房号召力和更高的收入。
本年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原创剧本、最佳男配角三个奖项的《绿皮书》就凭仗得奖气势,票房逆袭。
《绿皮书》上一年11月就在北美上映,在票房逐步熄火的时分,1月底取得奥斯卡提名的音讯又为票房添了一把火,获奖后《绿皮书》加演至2600多家影院,在3月1-3日的这个周末收成了470万美元,票房逆势增加121%,从北美票房排行第11名猛冲至第5名。
(数据来历:boxofficemojo 制图:华尔街见识)
这也是八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在获奖后取得的最好票房纪录,上一年的最佳影片《水形物语》在获奖后的周末票房收入仅为230万美元。
在国际商场,《绿皮书》也表现不俗。到3月4日,在64个海外商场的票房收入总额到达1.14亿美元。在在世,这部影片创下引入速度最快的奥斯卡获奖影片纪录,获奖三天后就登陆内地院线,三天票房过亿,四天拿下单日票房冠军宝座。
那么奥斯卡在影响票房收入上有哪些规则?不同类别的提名和奖项价值相同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饭,冲刺奥斯卡要花多少钱?
提名比获奖更"值钱"?
除了本年的《绿皮书》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奥斯卡效应外,《国王的讲演》在提名和退出影院之间的这段时刻里收入翻了一番,《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作为当年奥斯卡的黑马,在大惨淡刚刚曩昔的一年里,给数百万美国人带来了期望,其票房收入在提名和获奖后激增了1亿美元。
研讨公司IBISWorld发现,在2008年至2012年间,取得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均匀预算为5690万美元,均匀票房收入为1.277亿美元,利润率为55.7%。相比之下,电影和视频制造职业作为一个全体的均匀利润只要7.5%,即便包含后票房DVD和流媒体出售。
在奥斯卡经济效益研讨中,科尔比学院(Colby College)几位学者在2000年发布的一份陈述被广泛引证,尽管由于年代久远,一些数据或许现已过期,但在奥斯卡效应规则方面的研讨成果仍然值得学习。
Randy A. Nelson等四位学者开发了一个核算模型,来衡量奥斯卡提名或奖项带来的票房收入增量。该研讨将1978年至1987年间每一部提名最佳影片奖、最佳男/女艺人奖和最佳男/女配角奖的电影的票房数据,与获奖影片一起上映的131部“未获提名”电影的数据,从三个维度进行了比较:
(1) 影片的“院线寿数”,以电影的均匀上映周数衡量。(2) 上映期间的排片数量。(3) 每场放映的均匀收入。
研讨发现,奥斯卡延长了电影的“院线寿数”。76.1%的提名影片仍在影院上映或在提名后从头上映,而非提名影片中这一份额仅为22.3%。颁奖典礼之后,只要6.2%的未被提名的电影还"活着",而超越一半的提名电影存活了下来。此外,提名电影保持在票房前50的均匀时长是24周,相比之下,与奥斯卡无缘的那些电影的均匀时长只要11.1周。
排片数量方面,均匀而言,取得最佳影片提名的排片数量增加了41.16%,取得最佳男/女艺人提名的排片数量增加了84.95%;在收入方面,奥斯卡对提名但没有获奖电影的票房提振效果往往跟着颁奖典礼的完毕而完毕,而对那些获奖电影的经济影响通常在颁奖典礼完毕后还会继续均匀四周的时刻。
其他许多研讨还发现了奥斯卡票房影响力的以下规则:
提名比终究获奖对收入的提振效果更大。 据沃顿商学院营销学教授Jehoshua Eliashberg的调查,推进票房的是提名,而不是电影的实践获奖。
IBISWorld的剖析也的确发现,仅仅是奥斯卡提名就价值数千万美元了。经过研讨2006年至2010年的数据,不能自制发现奥斯卡最佳影片得主在取得提名后,均匀票房收入增加了22.2%,到达2,030万美元。在取得奥斯卡奖之后,这些电影的票房增加增加幅度是15.3%,约合1400万美元。
例如,《百万美元宝物》的票房收入在提名阶段就从850万美元跃升至获奖前的6490万美元,终究票房收入是提名前的10倍多。
2012年《乌云背面的美好线》取得第85届奥斯卡提名后,上映这部电影的影院数量增加了两倍多。尽管这部电影在影院上映了6个多月,但超越一半的票房收入是在提名和奥斯卡颁奖典礼之间的6周内完结的。
知名度不高的电影受奥斯卡效应的影响更大。《生长教育》在2010年取得最佳影片提名之前是一部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只在50家美国影院上映。在取得三个奥斯卡提名后,这部影片的放映院线扩大到800个。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一项研讨发现,假如一部电影上映后的放映影院少于10家,那么奥斯卡提名对其票房的提振不能自制到达250%,假如放映屏幕多于10个,那么提振效果或许就只要30%了。
年末上映的电影受奥斯卡的提振效果愈加显着。Randy A. Nelson等学者的研讨指出,电影扎堆在圣诞节前后上映是有道理的,由于核算数据发现,年末上映的电影取得奥斯卡认可的概率更高,并且提振效果也强得多。
上述研讨发现,奥斯卡最佳电影提名对一部一季度上映的影片的票房增加值仅为67.3万美元,而对一部四季度上映影片的提振效果不能自制到达783万。
这就解说了为什么在1980年至1990年间取得最佳影片奖的每部电影都是在每年的终究四个月上映的。年末上映不能自制保证奥斯卡评委会成员在年末和年头投票时,影片在他们脑海中仍是“新鲜”的,并且也降低了影片在取得提名时现已进入电子发行环节的几率,由于后票房的DVD和流媒体出售将抵消提名或获奖对票房的推进效果。
例如, 《缄默沉静的羔羊》于1991年2月上映,在1992年赢得了包含最佳影片在内的五项奥斯卡奖后,从头上映后的影院票房收入每场不到1500美元,由于这部电影得奖前就现已不能自制在录像和有线电视上看到。
不同类别的提名和奖项价值相同吗?
不同奖项的“含金量”明显不同。
Randy A. Nelson等人发现,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带来的增加值约是1270万美元,最佳男女主角奖的增加值约为400万美元,而最佳男女配角奖的增加值约是160万美元。当然这些数据是根据1987年前的获奖电影数据,现在的数字必定要高得多。
数据剖析师、电影职业核算网站BoxOfficeQuant创始人Edmund Helmer根据2000年-2009年的美国票房数据,核算了不同奥斯卡奖项和提名电影的均匀票房。
如下图所示,黄色是获奖电影的均匀票房,赤色是提名电影的均匀票房,深蓝是一切电影的均匀票房。不能自制发现,取得奥斯卡视觉效果奖的均匀电影票房遥遥领先。
但需求留意的是,上述图表中的票房距离并不能悉数归功于奥斯卡效应。例如,《美丽心灵》在取得200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之前,票房就现已打破1.5亿美元大关。《蜘蛛侠2》在奥斯卡颁奖典礼宣告之前,美国国内总票房就已达3.74亿美元。在这些情况下,奥斯卡更多是认可了电影的成功,而不是票房成功的原因。
为了更精确地核算出奥斯卡奖的真实价值,Helmer采用了一个办法:先核算奥斯卡奖揭晓前,提名电影和终究获奖电影的票房比,再使用这个票房比和颁奖典礼后提名但未获奖电影的实践票房,核算出一个获奖电影在颁奖典礼后的预期票房。获奖电影预期票房和获奖后实践票房的距离就不能自制被以为是一个奥斯卡奖的实践价值。
Helmer使用上述办法,并将数据规模扩大到1990年至2009年,得出如下成果:最佳影片价值最高,将近1400万美元,其次是最佳艺术辅导奖,然后是最佳导演奖。有意思的是,最佳女配角的价值居然是负的,但Helmer也并未给出解说原因。
冲刺奥斯卡要花多少钱?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饭,奥斯卡的巨大引诱也注定了这场电影界的盛事不仅仅是关乎影片质量的竞赛,也是一场宣扬和公关的比赛。
1927年5月,有“好莱坞之王”支称的米高梅公司总司理梅耶(Louis B. Mayer)建议建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并于1929年在好莱坞举办第一次授奖典礼,这便是奥斯卡金像奖(Academy Awards)的由来。
奥斯卡评选经过两轮投票:第一轮是提名投票,由6000多名学院成员经过记名投票在每个奖项类别里选出5部提名影片。取得提名的影片,将在学院内部轮番放映,观后学院的一切会员再进行第二轮投票,采用不记名方法终究选出获奖电影。
1930年,“美国甜心”玛丽·皮克福德(Mary Pickford)约请学院成员到她与老公一起寓居的贝弗利山庄大庄园喝茶,压服他们投她一票。
这一公关尽力没有糟蹋,当年她凭仗《贵妇人》取得奥斯卡最佳女艺人奖,也敞开了奥斯卡公关大战的先例。自那开端,各路人士就开端各显其招,为自己拉票,从请客喝茶到延聘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前竞选司理为自己支招。
(Mary Pickford)
1945年,琼·克劳馥(Joan Crawford)延聘了专业的新闻经纪人亨利·罗杰斯(Henry Rogers)为她造势。罗杰斯向八卦专栏爆料,以保证克劳馥的姓名常常出现在报纸上。他还分布了一个虚伪的流言,称拉斯维加斯的博彩公司现已宣告克劳馥是最有期望取胜的人。当年,克劳馥凭仗《欲海情魔》取得了奥斯卡最佳女艺人奖。
在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比赛中,《莎翁情史》砸了1500万美元用于宣扬,一举打败了《解救大兵瑞恩》、《美丽人生》、《细细的红线》和《伊丽莎白》。
演变到今日,奥斯卡拉票活动的气势乃至不亚于总统大选,片方往往延聘经验丰富的公关人士,策划活动、取悦学院成员、环绕电影造势,并躲避奥斯卡日益严厉的拉票规则。
美国闻名导演、“星球大战之父”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曾在CBS的一次采访中炮轰奥斯卡:“这一场是政治竞选,跟艺术成果没有一点联系。”
据Vogue报导,一部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拉票本钱可达2000万至3000万美元。另据CNN,一个奥斯卡评奖季,好莱坞向评委宣扬其提名影片的总花销可达5亿美元,这些钱不能自制制造16.5部《爱乐之城》。
但并非一切的宣扬都能带来想要的成果。2011年,《交际网络》片方花费了2500万美元来取悦学院成员,但终究仍是是输给了最佳影片《国王的讲演》。
本年, Netflix为了将自家出品的电影《罗马》送上奥斯卡宝座,不吝斥资3000万美元用于公关宣扬费用,这一惊人的金额是电影自身制造本钱的两倍。
Netflix为《罗马》造势活动包含向记者和好莱坞外国记者协会成员赠送促销礼品,向投票成员赠送了瓦哈卡黑巧克力,并附上了一封来自女主角雅利扎·阿巴里西奥(Yalitza Aparicio)的信、价值175美元的画册以及导演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签名的官方海报。Netflix乃至在《CBS周日早间》上为《罗马》做了一个两分钟的广告,单是这个广告就耗资约17万美元。
尽管传统电影界大佬斯皮尔伯格以为,《罗马》本质上是一部网络大电影,仅仅标志性地在影院上映,不该该有资历取得奥斯卡奖,但是《罗马》终究仍是捧回了最佳外语片、最佳拍摄大奖,和最佳导演三座大奖,但和最佳影片坐失良机。
跟着越来越多的新式流媒体带着很多本钱参加这场比赛,未来奥斯卡的争夺战无疑将变得愈加剧烈。